起来,确实显得不够成熟,不够现实。
越是深入了解这个时代,越能发现许多事情都可能带来灾难。
要真正适应这个时代,才能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益处。
朝廷中的大臣们,都是两榜进士出身。
他们或许有些固执,但在治理国家方面,他们的才能和见解,远超一般人。
朱小宝也不追求高远,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。
人生中机会不多,抓住了就要珍惜。
朱小宝也对这次机遇倍感珍惜,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机会。
他同样感到庆幸,因为有位细心照顾他的长者。
这第一份奏疏来自淮北。
淮北地区今年多灾多难,先后遭受了水灾、雪灾。
淮北的毫州府提交了奏疏。
‘今年不幸遭遇天灾,幸而百姓伤亡不多,粮食尚能自给自足。但明年可能会给百姓带来额外负担,臣斗胆请求陛下,免除两府百姓的息税。’
朱小宝读完后,向老爷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这是展现皇恩浩荡的时刻,应当免除百姓的税赋。”
朱元璋听后,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。
“没错!”
“以往咱只是让你简单地批注可或否,现在你可以尝试在奏疏上表达自己的观点。”
“如果你要回复这份奏疏,你会怎么写?”
朱小宝点了点头。
以前,老爷子也指导他批阅过几份奏疏,但那时只是浅尝辄止。
朱小宝只需简单地批注可或否,从未提出过自己的意见。
长者鼓励他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,但朱小宝明白,国家大事,不容轻率处理。
他先在旁边的宣纸上尝试写下自己的意见。
‘立即免除税赋,由户部给事中核实北方受灾地区百姓人口,免除夏税,以安抚民心,彰显天恩。’
‘汝需牢记,不可贪图功绩,不得隐瞒灾情,以彰显政绩。’
‘这关系到数百万百姓的生计,若有疏漏,将愧对百姓,务必谨记在心。’
“老爷子,您看这样写可以吗?”
第195章年底奏疏太多,你帮咱分担些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